4个原则,让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摆脱束缚自由的飞翔
时间:2023-04-29 15:03:51 来源: 作者:
画天才
任何好的想象力,都离不开对现实的观察。观察就像粘合剂,把孩子的认知和最终输出作品粘合起来,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和事物。
因此,想要提高孩子想象力,首先要学会如何细致地观察。
虽说我们无法直接给孩子灌输明暗、形体、光影、空间等概念,这还为时尚早,但我们仍然可以引导、鼓励孩子,一步步掌握观察能力。
家长或老师,可以让孩子每次都侧重观察一个角度,如颜色、结构、位置,或者平常注意不到的物品等等。
比如下面这幅画,就是充分观察的结果:小画家把家里的汤匙想象成了一架投射器,画面情景也设计得很好,有投射手、有运输者,还有弓箭手,完全就是一幅古代战争图。
家长如果不放心,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画天才APP《艺术元素语言系列课》,线条、形状、颜色等绘画元素“一网打尽”,让孩子在家就能从基础了解如何构建想象力的世界!目前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!
充分观察之后,下一步需要他更好地把自己的思维融入到创作中,最好的方法就是“编故事”。
只要发挥孩子的发散思维,不单要把所知道或所看到的东西画出来,并且用想象力加工,就可能生成一幅有创意的画。
假如孩子画了一只小鸟,略显单薄,需要想象力进一步加工。那么家长就可以问孩子,“这只小鸟在哪儿?”“它有没有和谁在一起?”“它们在干什么?”……
提出这些问题,实际上是靠故事的“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原因、过程、结果”这六要素。我们没有必要跟孩子解释这些名词,但可以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孩子,构建属于一个属于他的故事。
曾经有一项研究: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,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,想象力却排在最后,创造力也只有倒数第五。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,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有可怜的4.7%。
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,其中就有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模式:
不少家长望子成龙,对孩子严加管束,给他增加了太多“禁令”,孩子可能因此失去了活泼好动的天性、天才的创造力,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。
英国教育专家肯·罗宾逊曾经做过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讲,主题是“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”。在这场演讲里,他讲了个故事:
一个6岁的小女孩,老师对她的评价是“几乎从不认真听讲”,除了绘画课。这次绘画课,她坐在教室的后排画画,听得非常认真。老师来了兴趣,就过去问她:“你在画什么?”
看,没被规则过度束缚的孩子,反而更容易突破想象力的极限。
毕加索曾说: “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。” 而想象力,从来都是艺术家的基础技能。孩子长大后还能否保持永不衰减的想象力?也许从现在开始,答案就已经在揭晓。